FOUR SEAS CHAMBER OF COMMERCE 四海温商
【温商故事】久久致富九龙山——一位温商的乡村振兴梦
发布时间:2023-04-07  来源:温州日报    【  

 

 


在40多岁时,捐出600余万元回乡修路;50岁时,指导村民上山开荒种树;10余年间,为村庄发展投入5000余万元资金……乐清清江镇九龙村乡贤卢明利带领村民们修古道、种柘树,打造“九龙未来生活谷”,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九龙山上柘树香

拿起铁铲、提着水桶、挖好树坑、扶直苗木、浇水灌溉……近日,海拔200多米高的九龙山上一派火热景象。50余名来自周边村的村民,三五成群合力栽下一株又一株柘树苗,为清江九龙山再添新绿。

看着村民们栽下的柘树在春风中扎根发芽,卢明利眼里闪着光。在他的努力下,今年1月底龙村流转了近200亩山地,进行柘树种植开发。短短半个多月,村民们已栽下近5000株柘树。

“柘树在古代被称为‘帝王树’,其木质硬实、结实耐用,在古代就常被用来制作成为高档的家具。而且树芯暗藏‘黄金’,可提取金色染料,其果实还有药用价值。可以说,无论是观赏性,还是经济效益都非常不错。”卢明利说,他在商场打拼几十年,明白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在他看来,乡村振兴也一样,要做就做别人没有的。因此,当调研发现柘树经济价值高且种植的人不多时,他决定带领村民闯一条致富路。于是,他到省里请来专业团队,手把手教村民种树养护。自己更是日日上山和村民一起种树施肥,观察柘树生长情况。

柘树孕育着村民们的田园梦,更是乡村振兴的新希望。伴着淡淡的柘树香,登上了海拔300余米的九龙山头,龙山古道从山上蜿蜒而下,犹如一条银色丝带,串起沿线水墨画般山村图画。

“我有一个梦想,在家乡打造‘九龙未来生活谷’,推进家乡农文旅深度融合,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共富。”为了这个梦,卢明利守在九龙山已十年有余。

致力公益不能等

10多年前,当卢明利和妻子放下生意,回乡助力新农村建设时,村民们都很吃惊。

上世纪八十年代,高中毕业的他踏上北上发展之路,打拼出了服装产业的一片天空,成为北京纳巴罗服饰有限公司、山东索菲娅服装有限公司、浙江开越丰华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的董事长,并担任山东省淄博市温州商会名誉会长、乐清市在外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等职务。

2010年,卢明利回乡陪父亲养病。一天吃饭时,父亲看似平静地嘱咐卢明利把生意放一放,帮村民打造龙山古道。一开始,卢明利没放在心上,随口回道:“公司里有1000多员工,我现在还歇不下来。”没想到平日鲜少发火的父亲动了怒:“你已经快50岁了,做公益不能等!”父亲卢衍铨是村里公益事业的积极推动者,早在卢明利创业初期,他亲眼看到父亲借钱修建村中大道。为了圆父亲的心愿,卢明利捐出600余万元,交给村干部修缮九龙古道。

古道修缮得到了村两委和村民的热情支持,20多户被征地村民二话不说,不求赔偿,村民卢德榜和卢明挺从工程筹划到竣工,全程义务劳动,每天走多趟山路到现场指挥、监工。

就这样,九龙古道成了卢明利心中的寄挂,他每年往返多次查看工程进展。在他的努力下,全长3600米的九龙山古道建成,古道沿途建有2个广场、5座凉亭和一条长廊,还有牌楼、塔等,沿路种植的梅花、白玉兰等植物,令人赏心悦目。

因地制宜谋久富

采访时,有村民算了笔账,回乡投身公益10年间,卢明利在捐建道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扶贫济困等方面,累计为村庄公益建设投入5000万元。

在卢明利看来,龙山古道犹如一个引路人,指引着他一步步打开家乡发展思路。家乡要想持续发展,必须要有长远科学规划。早在2015年,他便个人出资邀请浙江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编制了山村文化旅游开发规划。村社规模优化调整后,卢明利在建设龙山古道的基础上,积极筹划乐清市九龙未来生活谷,于2020年再次个人出资邀请专业团队编制了《乐清市九龙生活谷概念规划设计》,并通过了相关部门会审,为九龙未来生活谷建设奠定下基础。

在厚达上百页的规划设计草案中,笔者看到,“九龙未来生活谷”以“一心四区九带”功能布局,打造休闲农业体验区、有机农田科普区、田园逸居生活区、明心见性静修区等功能区,设有“见龙在田”空中栈道、“游龙戏水”滨河步道、“双龙戏珠”植物迷宫、“画龙点睛”夜景灯光秀等,并引进柘树产业项目,在九龙山沿线打造中国柘树产业基地。

“我们依托九龙山的高山、云水、田园等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围绕‘云水静心·龙游蒲川’主题,通过精准定位、合理布局、资源整合、项目组合、功能集合和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修心研习、生态养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四大产业,打造生态未来生活平台,到2030年,计划总投资3.8亿元。”卢明利说,他希望通过“九龙未来生活谷”的打造,吸引更多乡贤回乡助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以九龙项目为契机,久久为功,让九龙山久久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