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瑞安强。产业是经济的命脉,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产业的状况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的状况。
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国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累计6家(个),数量居温州第一;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3亿元,网络零售额居温州第一;侨贸物流园入选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建成省物流综合改革创新示范市……去年以来,我市经济成绩单亮眼。
乘势而上攀新高。《2023年瑞安市经济振兴“八提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实施“产业提振”攻坚行动,明确了目标任务,全年规上工业产值冲上135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8%左右,服务业增加值达650亿元以上、增长6.5%以上,进出口总额超450亿元。
敲响工业产业“奋进鼓”,今年力夺“制造业天工鼎”
近日,第一批“ 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创建名单出炉,瑞安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底盘系统)、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化工新材料),双双入选协同区创建对象,成为温州此次唯一拥有“双核”产业集群的制造业大市。
瑞安是“中国汽摩配之都”,历经几十年的探索发展,拥有生产企业6000多家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产品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未来汽车产业发展呈现新趋势,瑞安汽车零部件产业正顺势而为,蹄疾步稳,重点朝着新能源方向转型发展,提出“每一辆行驶的汽车都离不开瑞安智造”的全新口号。
走进浙江铭博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展示大厅,一台汽车的车身壳体被摆在显眼处。“外壳看着平平无奇,但是在材料工艺上我们是花了大心思的。”该公司副总经理王长学表示,近年来,企业加大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核心技术攻关,在外壳材料上选择了更加轻量化且安全性能更高的铝合金,以实现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最大化。
顺势而上,向“新”而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转型发展是瑞安工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我市历史性升至2022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36位,位次较2021年提升14位。为巩固提升瑞安工业大市,瑞安将加速超车、变道超车、换车超车。
围绕化工、机械装备、鞋业等重点产业链,推进稳链、补链、强链、延链;推动新兴引领产业做大做强,重点紧盯异质结、华峰新材料两大百亿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进度;开展百企智能化改造、百企增资扩产等工程,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40个……
按下现代服务业“快进键”,全力唱好“双城计”
生产性服务业被称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制造业的壮大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工业设计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关键环节,是集性能、实用与美学于一体的工种,可为制造业注入新的内涵和品质。
“工业设计是我们一直在做的,是设计研发部门的核心力量。”浙江环球滤清器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拥有温州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近年来每年数十新品种面市,这其中工业设计师的功劳功不可没。据悉,包括环球滤清器在内,目前,全市拥有省工业设计中心2个、温州市级工业设计中心29个。
工业设计让优质工业产品更容易“被看见”,现代化物流服务则让实体产品进入到千家万户。
走进京东瑞安智能供应链产业项目,进进出出的货车络绎不绝。该项目所在的市侨贸物流创新发展区,获批省第二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更能帮助企业和消费者“买全球、卖全球”。
根据《实施方案》,瑞安市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重点发展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创意设计、商务服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六大重点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新业态向中心城区集聚。
生产性服务业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缩影。2015年以来,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始终保持在50%以上,服务业企业达2.2万家,已是瑞安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强劲动力。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动员部署会上,瑞安作为县级代表交流发言。滨海金融大厦、东新数字经济智汇谷等10个项目入选全省2023年度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重大项目计划。
未来,瑞安市将坚持数字赋能、平台聚能、企业提能,实施“育优引强”“精准滴灌”“地瓜爬蔓”“平台提能”服务业企业成长四大行动,全力唱好“双城计”,即加速建设青春科创活力城、全力打造区域消费网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