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瑞安市企业家协会走访了浙江环球滤清器有限公司、嘉利特荏原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了解到,2022年,不少企业发展形势良好,有的订单已排到2023年4月份,有的缩短假期,加班赶生产进度,有的提前准备好了开年红包,等待员工准时返岗。
环球公司:2022年产值同比增长28%,员工加班加点只为提前返乡
“我们1月10日就开始放假了,春节后,1月30日(正月初九)员工开始返岗报到。”浙江环球滤清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万斌说。
提到放假,刘万斌还给大家讲了一件趣事。环球公司在1月初就下发了通知,员工们把眼下的订单生产完,就可以放假了。为了能提前放假,生产一线的员工们都自发组织加班,后续工段的员工也跟上去,硬生生将生产计划提前了5天。
“大部分员工都3年没回家过年了,想回家过年是人之常情。”刘万斌说,不过也还有近百名员工留瑞过年,他将会为留瑞员工准备年夜饭,并发放过年红包。
据了解,环球公司来自四川的员工较多,许多员工都已经购买了车子,于是他们就拼车回家,最终几十辆车子浩浩荡荡从企业里出发。“一个方向的员工都一起走了,也有部分是在周边企业上班的老乡,大家一起走有个伴,路上还可以交换驾驶。”来自四川宜宾的一位员工说。
员工的活力与环球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全国出口的滤清器我们公司占了10%左右的比例。”刘万斌自豪地介绍,公司现在拥有13条自动生产流水线,关键工序均采用滤清器行业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年生产能力达8000多万只。
目前,环球公司滤清器年产量和出口量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一,先后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驰名商标单位,浙江制造通过企业,也是瑞安当地领军企业和纳税大户。
据悉,受疫情影响,环球公司2020年度的生产总值同比走了下坡路,但在2021年就实现了“报复性”的增长,增长幅度达48%,2022年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增长幅度达28%。
“我们把大部分的利润投入到了设备改造和引进新技术和人才上。”刘万斌介绍,近几年,仅研发投入就约占年营业额的3%。环球公司还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了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在滤清器行业内率先引进了德国SAP-ERP软件,并委托IBM公司咨询,同时用了华为私有云。随后又陆续增添了MES、SRM、CRM、WMS、HRS系统,由此环球公司全面进入了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时代。
对于2023年,刘万斌已有规划。“在前两年高速增长的情况下,2023年增长的幅度会放缓,我们的目标实现10%的增长幅度。”对于未来,刘万斌亦有着自己的思考: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上的滤清器今后市场可能会缩小,但无尘车间、无人机、轮船上所需的非道路用的过滤器,成长空间却很大,这些方面正是公司新产品的投放方向。部分产品已研发成功,正在投放阶段。
嘉利特荏原:全员覆盖五险二金,企业高质量发展让员工更安心
“我们原定的是1月17日开始放年假,1月29日(正月初八)复工。但因为还有部分订单需要赶进度,所以生产一线个别岗位的员工的假期会缩短几天。”嘉利特荏原有限公司总助陈慧芳介绍,2023年上半年需要交货的订单比较多,所以节前节后的生产会很忙碌。
据了解,嘉利特荏原有员工400多人,近85%都是本地员工。今年外地员工则以回家过年居多。对于回家过年员工返岗问题,陈慧芳非常自信,“我们公司每年员工的返岗率都超95%”。
这种自信源于企业员工的高待遇和企业给予员工的关怀。据悉,嘉利特荏原工龄十年以上的老员工超半数,一线有高技能的员工月收入可过万。公司所有员工均缴纳五险一金,2021年开始还为所有员工缴纳了企业年金,成为温州市范围内率先实现“五险二金”全员覆盖的民营企业。
2021年,嘉利特荏原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利润也实现了新突破。经过2021年爆发式的增长后,2022年受外部市场环境及疫情等影响,嘉利特荏原的年销售额有所下降。“企业整体的发展形势还是不错的,2023年年产值预计将突破9亿元。”陈慧芳说。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品的创新和研发。据悉2022年,嘉利特荏原引进新技术,实现了化肥领域泵的国产化,将进一步为客户创造价值;该公司还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专门研发了用于二氧化碳回收利用装置的泵;对于原先的产品,通过对新材料的研发和试制,提升其耐磨性等性能。
此外,人才梯队的建设是嘉利特荏原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亦是今年的重点工作。该公司负责人曾表示,产业工人是“企业基石”,科研人员是“塔尖人才”,要充分发挥“塔尖人才”的引领指导作用,带领产业工人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在全公司、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
为建设好人才梯队,嘉利特荏原开辟了职业发展双通道,一是管理方面的,一是工程技术/技能/综合方面的。也就是说,管理人员有行政职位方向的晋升,拥有技术或技能的工人可以通过培训及在实际工作中,提升技能有相应的成果输出,也能得到晋升。晋升的双通道机制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瑞星:企业的订单已排到5月份,产品获“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
“我们企业有员工700多人,其中80%都是外来人员。”浙江瑞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其安介绍,许多员工多年未回乡过年,今年回乡的意愿比较强烈,只有近百人留瑞过年。
据介绍,瑞星于1月16日开始放假,正月初十员工开始返岗报到。“目前企业的订单已经排到5月份了。”陈其安说,2023年,整体市场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
说到浙江瑞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行业内的名气响当当:通用化油器年产量占全球通用化油器的23%,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第一、全球同行业第二……其生产的通用汽油机化油器更获得国家工信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共同发布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
近年来,瑞星摘得“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在行业中占有绝对领先优势,它的秘籍是什么?陈其安给出的答案是科技创新。陈其安深知,掌握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才能在市场上争得“话语权”。“通用汽油机化油器的制造技术要求高,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动机类型进行‘私人定制’。” 锚定技术创新这一目标后,瑞星不断在科技研发上发力——公司组建研发团队,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技术研发。
近几年,智能化油器系统成了行业中的“香饽饽”,但核心技术一度被欧洲两家企业垄断。与传统化油器不同,智能化油器能够自动实时读取发动机状态,精确控制燃油供给量,可使发动机的寿命提高两倍,并改善各工况点的排放。瑞星耗时1年多啃下这块“硬骨头”。“我们研发的系统不但能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还可以让上游的发动机制造商参与到国际竞争中。”陈其安说。
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竞争力,瑞星靠着自主研发能力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占领国内行业“第一”。“2023年,瑞星对市场的信心依然很足,计划年产值增长幅度同比达20%左右。”陈其安说。
大东:员工假期长达20天,2023年努力实现15%的增长
“我们原计划1月13日放假,但受前段时间的新冠病毒感染影响,不少员工带病仍坚持上班,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我们提前了3天放假,正式复工的时间为正月初八。”浙江大东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林海介绍。
据悉,大东在瑞安供应链体系内的员工有7000多人,高峰期有1.1万人。“如果员工正常上班,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里,新冠病毒会很容易传播。”董林海说,提前放假还可以让一部分“阳”了的员工,好好休息,为来年蓄力。
据悉,大东在全国有近8000家门店,3000多万会员,提供了近6万个就业岗位。浙江大东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林海说,创业多年来,他和团队一起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大东模式”,在低迷的市场中突围而出,一举成为瑞安鞋业龙头企业。
疫情对以线下销售为主的大东鞋业产生较大影响。“疫情期间,我们每天有15%的门店是关闭着的。”董林海说。线下销售受阻,如何开拓市场呢?近年来,大东大力拓展线上销售渠道,通过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全方位协作,通过“线上+线下”的组合,让用户购物更便利,加速产业的数字化进程。未来五年,大东将完善布局,将线上线下的产品、团队、品牌定位进行区分,并实现线上占比20%至30%的目标。
“这3年是我们练好内功的3年,大家静下心来,不断完善公司的工艺流程、智能制造体系,来迎接中国经济下一轮腾飞。”董林海说。
据悉,大东自主研发了一套全自动流水线,可实现喷漆、喷胶、打磨等28道工序自动化生产,人工可减少30%左右;大东拥有一支六七百人的研发团队,每年经费投入1.5亿元,利用IBM设计思维工作坊的方式,洞悉消费者需求并激发创意;大东还斥资2亿元建成了自己的WMS物流系统,实现了商品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