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下午,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省委书记袁家军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对标总书记对群团工作的殷殷嘱托,对标“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对标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努力成为新时代群团工作的“重要窗口”。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市县设分会场。陈金彪、史济锡、王文序、马光明在主会场出席,黄建发主持。会上,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杭州市委组织部、温州市工商联、绍兴市红十字会、鄞州区委、德清县莫干山镇党委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温州:在创建“两个健康”先行区中彰显新作为
温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忠宝在会上作《改革赋能 守正出新 在创建“两个健康”先行区中彰显新作为》发言,他介绍,温州创建全国唯一的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以来,市工商联勇挑创建重担,聚焦改革创新,按照省工商联做新时代“奔跑的工商联”的总体要求,着力增“三性”、去“四化”,在建设“重要窗口”和创建“两个健康”先行区中谋划新改革,彰显新作为。
高位谋划,精准设计,在先行区创建中明晰角色定位
市工商联改革发展被列入中央批复的先行区创建总体方案,以全国领先为目标,提出17项创新举措,形成了一批走在全国前列、方便复制推广的创新成果。两年来,牵头谋划改革创新项目35个,占先行区创建项目五分之一。
打造温州民营企业家节、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青蓝新学、清廉民企、商会广场等一批全国全省示范样板,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引领性项目。
出台市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永嘉县成为全省基层商会改革试点,龙港将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列入市域治理改革突破项目。去年7月,全国工商联组织工作会议在温州召开,市工商联在大会推广温州商协会改革的“温州经验”。
强化引领,担当作为,在先行区创建中凝聚企业家磅薄力量
全国首创出台《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指标体系(温州)》,在全市所有的5900多家规上企业和工商联执常委企业开展全面测算,并已在2020中国(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论坛发布。
创新成立温州民营经济学院,企业家培训全部纳入学院统筹,今年涉及26个班次近3000人次。甄选平阳的省一大会址等8个教育点为首批市级教育基地,形成基地体系化、机制常态化、活动联动化的新格局,相关做法在全国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设立“青蓝新学”精品主体班次,打造温州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黄埔军校”,突出企业家导师“传帮带”和“青蓝对话”、“青蓝分享”等场景教学。“青蓝新学”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并不断推广。
改革赋能,用心服务在先行区创建中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成立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实体化平台,健全“交办、联办、督办、提办”机制,形成“投诉有门、办理有序、落实有力、解决有效”的工作闭环,以“最多跑一次”纾解企业维权之困。成立一年半以来,共受理129件投诉件,已化解124件。温州在全国工商联开展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列全国第六,地级市第一。
出台民营企业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办法,提高政策征询精准度、有效性,召开征询会10多场,“问政于企”成为常态。推广政企恳谈会制度,实施“问题收集、定期会商、协调落实、动态反馈”机制,民营企业家的参与度、话语权、满意度不断提升。
做好“工商联+检察院”服务文章,在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促进中心设立检察联络站;做好“工商联+政法委”文章,每半个月开展“法治大讲堂”,通过一案一议、焦点关注等增强法治宣传效果;
做好“工商联+司法局”文章,联合成立抗击疫情法律服务志愿团,为3626家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调处矛盾纠纷389起。联合市纪委监委,以改革思维推进清廉民企建设,持续为民企注入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规则、清廉纪律、清廉文化等“清廉因子”。
固本强基,强化功能,在先行区创建中彰显组织作为
出台《温州市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优化布局增强服务“两个健康”能力的实施方案》,注销同类协会商会11家,整合提升15家,打造了一批示范标杆商会。推进协会商会改革提质拓面,筹划建设商会广场28个,打造集中资源、集聚功能、集成服务的商协会服务综合体。
牵头打造区域品牌,指导商会申报获批“中国鞋都”等“国字号”金名片40多张,参与制定产业规划20多项;
牵头制定行业标准,推出国标、行标、团体标准300多项。牵头开拓国内外市场,电气、眼镜等协会连续十多年举办国际性专业展,有力带动温州商品“走出去”;
牵头参与社会治理,30名行业协会专业人员被聘为民商事特邀调解员,增进和谐劳资关系。开展“助企抗疫情、联企复生产”专项行动,组织79个协会商会制定实施“一业一方案”,建立109个行业互帮互助联盟、产业联盟和党建联盟,促进会员企业中存量资源和生产能力优化再配置。